-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佛山龙舟超级联赛在南海九江烟桥古村正式拉开帷幕。在一片热闹喜庆声中,“环两江”文旅系列活动及精品旅游线路同步发布,为佛山的文化旅游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现场:跟着龙舟,感受“最岭南”的佛山风姿
据介绍,2025年佛山“环两江”文旅系列活动共有100多场活动,涵盖民俗、节庆、美食、赛事、演艺等方面。精品旅游线路将沿江景点、景观、街区、场馆等串联起来,以“开福运——跟着民俗去旅行之宝藏两江”“满口福——跟着美食去旅行之寻味两江”“饱眼福——跟着美景去旅行之锦绣两江”“享耳福——跟着音乐去旅行之乐韵两江”“超幸福——跟着龙舟去旅行之龙游两江”“超幸福——跟着赛事去旅行之活力两江”系列主题予以呈现,以串珠成链的方式展示了“环两江”先行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佛山打卡旅游。
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为龙舟点睛,鸣锣启动,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暨佛山F3龙舟超级联赛正式启动。首站赛事,来自佛山本地以及广州、东莞等地的19支队伍,以折返赛的形式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江面上,龙舟如离弦之箭,划破水面,激起层层浪花;岸边,观众们的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从西江的龙舟竞渡到北江的湿地秘境,从皂幕山的云海日出到南丹山的古村烟火,我们将以滔滔奔流的西北两江为纽带,以因水而兴的龙舟赛事为带动,打造精美生态、精彩赛事、精致文旅,串联佛山的山山水水、传承佛山的历史人文、丰富佛山的特色产业,让游客‘跟着龙舟去旅行’,触摸岭南文脉的厚重,感受‘最岭南’的佛山风姿。我们诚邀四海宾朋,共赏岭南水韵、共品佛山魅力,也期待与各界携手,推动将‘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打造成具有国际范的超级文旅IP。”佛山市副市长文曦表示。
“环两江”文旅系列活动选择以“龙超”打头阵,充分说明了龙舟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佛山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龙舟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融入血脉的情感基础。龙舟运动更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发展至今,已经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更是佛山人民的精神图腾,承载着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内涵,是岭南水乡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佛山在传承和发展龙舟文化和龙舟运动上深度发力,挖掘龙舟文化、打造龙舟IP的同时,发展龙舟产业和龙舟赛事活动,目前拥有数十家和龙舟制造相关企业,每年举办近千场龙舟赛事及活动。其中,南海区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如《佛山市南海区深入实施龙舟、醒狮文化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首创打造“南海龙堂”城市公共文化IP,构建起完整的龙舟创新发展体系。2024年,佛山精心策划打造佛山F3龙超,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赛助威,让龙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观察:
以水为轴,佛山正让传统资源“活”起来今年初,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西江、北江沿江区域为主轴,打造“百千万工程”环两江先行区的战略构想,同时结合佛山独有的文旅资源,发出了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的动员令。当日举办赛事并且发布精品旅游路线的地方——南海区九江镇烟桥村,正位于这一先行区的核心地带。
当南海九江烟桥古村的江面上,龙舟如箭般划开春水,佛山“环两江”先行区的文旅蓝图也随之激荡起涟漪。这场龙舟赛事盛会,恰是佛山重构文旅版图的缩影——无论是“环两江”还是“四山两江”,其强调的核心都是文旅资源的生态串联和全域动员。这座岭南水乡正以一场“水脉+文化”的双向奔赴,让传统资源“活”起来。
当多数城市还在争抢“网红打卡点”时,佛山选择以西北两江的滔滔水脉为轴线,将散落的生态秘境、古村烟火、龙舟文化编织成网。西江畔的龙舟竞渡不再只是赛事,而是牵引游客溯流而上的文旅线索;北江湿地的鹭鸟翩跹也不单是生态展示,更成为串联起皂幕山云海、南丹山古村的诗意纽带。这种“去中心化”的布局,实则是将整片流域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空间——游客追逐的不再是某个终点,而是在水陆交织的旅程中,自然触碰岭南文化的肌理。这种文旅规划既保留各区域的生态与文化个性,又通过水脉贯通形成互补效应。就像龙舟竞渡时,每名队员的节奏各异,却在鼓点中达成整体韵律。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文旅变革始终紧扣“人”的维度。精品旅游线路中,“跟着龙舟去旅行”不仅是路线设计,更是情感联结的构建。当游客在佛山不同地方参与起龙仪式,观看龙舟竞技,品尝龙船饭,体验龙舟非遗工坊,他们消费的不只是服务,更是文化认同。这种将游客转化为文化参与者的策略,或许比任何宣传口号更能筑牢文旅IP的根基。
站在更宽广的视野看,“环两江”与“四山两江”的共振,实质是佛山对“水乡城市化”命题的破局。可以看出,佛山不满足于打造“盆景式”景区,而是让整片水域成为文化容器,让龙舟鼓点化作发展节拍,最终在岭南大地上,书写一部流动的、生长的“水经新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艺明 通讯员:刘颖君
举报